課程宗旨
- 常識科課程旨在協助學生能夠︰
-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培養他們成為自信、理性且負責任的社會成員。課程重點在於讓學生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及責任,並關注集體的福祉。此外,學生將培養對自然和科技世界的興趣,理解科學與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並學會關心和愛護環境,實踐綠色生活。
課程架構
- 本課程包括六個主要學習範疇,旨在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奠定學生在科學教育、科技教育及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方面的知識基礎:
六個學習範疇包括:
- 範疇一「健康與生活」: 有關生理、心理及社群健康的基本知識,以正面的態度面對 自己的成長與發育。
- 範疇二「人與環境」: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探討環境的問題,從而明白珍惜地球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並願意實踐綠色生活。
- 範疇三「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在透過手腦並用的活動,培養學生對科學與科技的好奇心和興趣, 並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科學過程技能和科技學習能力。
- 範疇四「社會與公民」: 認識社會及關注社會事務,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讓學生發展適應社會變遷的能力,尊重法治精神,關愛共融,成為盡責的公民。
- 範疇五「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認識中國歷史、中華民族和文化及國家發展,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知和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增加學生對國家的了解及歸屬感。
範疇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探索世界和欣賞不同地方的人民生活與文化特色,同時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和正確運用資訊科技的意識。
課程特色
- 課程重視學生的探究、思維和解難能力,通過探究式學習活動、實地考察和實驗,提升學生的各種研習技能。
- 透過多元的思維工具,包括異同圖、列表、太陽圖、樹狀圖、六何法、時間線及流程圖等,引導學生整合和理解訊息的組成,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 利用學校環境及社區設施,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連結,使學生能夠將所學技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以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