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智解讀的理論

 

想法解讀」是指推測別人想法 (mental states) 的能力,即能理解別人的說話或行為背後的用意,和預計他們下一步的行動的能力。

 

我們與生俱來,便能自發地發展心智解讀的能力,我們能了解別人的意圖及對其行動作出預測,並無需刻意的教導。但巴龍(Baron)等人透過研究發現一般的自閉症人士天生在發展心智解讀能力方面出現障礙,透過刻意的教導,他們這方面的表現會有所提升(Baron-Cohen, 1985)。因為不懂得運用心智理論,自閉症人士缺乏辨別情緒的能力,這亦影響他們社交認知能力的發展。

 

二、心智解讀的目標

 

            心智解讀的課程,取材自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Mind-read by Patricia Howlin, Baron-Cohen and Julie Hadwin (1999). 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其訓練主要有三大目標:

 

提高學生辨別他人情緒的能力

 

訓練學生明白情境、想望及信念對情緒的影響

 

提高學生控制情緒的能力及社交回應

 

三、心智解讀的課程內容

           

            巴龍(Patricia Howlin, Baron-Cohen and Julie Hadwin)等西方的學者在書中,嘗試把心智解讀的課程分為三個範疇,分別是情緒(emotion)、知識/想法(belief)及假裝( pretence) ,並把每一範疇分為五級由淺入深的教導自閉症人士解讀別人的想法。

 

下表為情緒範疇內,五級的教學內容

 

                                                      

階段

情緒

第一級

從相片辨認面部表情

(開心、不開心、憤怒及害怕)

第二級

從簡單的繪圖辨認面部表情

(開心、不開心

、憤怒及害怕)

第三級

辨認與處境有關的感受

(開心、不開心)

第四級

辨認與願望有關的感受

(開心、不開心)

第五級

辨認與想法有關的感受

(開心、不開心)

 

情緒範疇課程內容簡介如下:

第三級辨認與處境有關的感受(開心、不開心)

第三級主要教導自閉症人士理解:我們的感受可能因為外在的環境而發的。我們在特定的處境中,我們一般也會這樣的情緒。

 

 

 

小朋友病了,你估佢有什麼感受﹖

 

 

 

 

 

 

第四級辨認與願望有關的感受(開心、不開心)

第四級主要講願望得到與否與人的感受。得到自己想要(願望)的東西會開心、得不到自己想要(願望)的東西會不開心。

 

示例:妹妹想去公園,結果她去了公園玩,你估佢有什麼感受﹖


 

 

 

 

 

第五級辨認與想法有關的感受

第五級進深講解我們的想法也會引發不同的感受,不論這想法與我們實際的情況相符與否,也會構成我們開心及不開心的感受。

 

示例:小弟弟心想溜滑梯,認為自己也可以去溜滑梯,你估佢有什麼感受﹖

 

 

 

最後,他真的可以去溜滑梯,你估佢有什麼感受﹖

 

 

四、注意事項:

 

            教師應經常讓學生思考願望的達成與我們產生不同感受的原則。當學生能掌握相關的願望及感受的關係後,老師可透過生活情境,遊戲等不同的活動,請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以解讀在不同情境的人物的感受。而最重要的,老師必須提問學生:他認為什麼﹖他想要什麼﹖他得到什麼﹖從而加強學生理解感受和願望的關係。教師亦可引用一些簡單的句式,如因為……,所以………以加強學生的連繫。

 

五、總結

             透過想法解讀,能提升自閉症學生對自己及別人情緒的理解,亦有助學生掌握別人情緒表現背後的因由。由於學生對自己及別人的情緒有較深刻的理解,學生的自控能力,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